跳过正文
Background Image
  1. Posts/

中国对日本和以色列的宣传

·783 字·2 分钟
作者
Asian Community Israel
Connecting the Asian community across Israel
目录

中国对日本和以色列的宣传
#

来源: Mida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媒体和政治体系运用了各种宣传工具,其中一些是隐蔽的,另一些则更为公开,针对东亚和中东的各个国家。日本和以色列是两个经常受到指责或负面叙事的突出国家——各自有其独特的原因。

与日本的历史背景
#

中日关系自二战以来一直充满历史包袱。中国的集体记忆集中在“南京大屠杀”等艰难事件上,国家反复利用这些事件作为民族叙事的一部分。中国的教育体系、电影和电视节目强调所造成的苦难,从而培养出即使在现代也倾向于不信任和怀疑日本的公众。此外,当前在经济、技术和海上安全方面争夺区域影响力的斗争,进一步强化了中国领导人塑造“持续历史敌人”形象的需求。

以色列在中国语境中的地位
#

以色列在中国宣传体系中占据着不同且更为复杂的位置。一方面,中以两国在技术、农业和医疗领域保持着广泛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在国家控制的社交媒体上进行的内部讨论以及学术或政治辩论中,以色列有时被描绘为中东紧张局势的责任方,尤其是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各种宣传工具利用图像和叙事,将以色列描绘成与中国地缘战略对手美国紧密相连的一环。

两种情况的异同
#

在日本的案例中,重点放在了历史创伤和中国人自身的民族情感上。相比之下,以色列的案例更多地涉及与中国全球地位相关的外部叙事,以及中国试图将自己描绘成一个保护受压迫者的“正义”全球力量的尝试。

对公众舆论的影响
#

这种宣传对公众态度产生了实际影响。内部调查显示,中国很大一部分年轻人主要接触本地媒体,因此几乎只接触到反日或反以色列的观点。这塑造了一种公共形象,即使双方存在明确的经济利益,也阻碍了合作。

结论
#

中国媒体和国家对日本和以色列的态度表明,现代宣传不仅仅关注历史或当前的政治事件,而是作为全球地缘政治领域的一种工具。对于以色列而言,理解这些叙事尤为重要,以便思考如何在继续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关系的同时,识别其中涉及的外交挑战。

相关文章

中国困境:金钱、道德与以色列的外国影响力
中国的谨慎沉默:以色列-伊朗冲突中的策略抉择
·1427 字·3 分钟
军官警告:哈马斯远程控制以色列国防军的中国无人机
小米电动汽车通过新合作进入以色列市场
以色列在中国汽车市场份额方面领先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