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Background Image
  1. Posts/

中國困境:金錢、道德與以色列的外部影響力

作者
Asian Community Israel
Connecting the Asian community across Israel

來源: 以色列今日

本週,我面臨一個艱難的困境。一個誘人的廣告宣傳活動邀約,這可能是一個重要的職業成就,並帶來可觀的收入。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直到發現我將要推廣的產品是中國製造的。對許多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小細節,但對我而言,它提出了一個重大的道德問題。

這種猶豫並非新鮮事。多年來,我一直在享受廉價易得的中國產品與不願支持一個其行為引起深切關注的政權之間掙扎。對法輪功學員的持續迫害、為器官移植而進行的活摘器官、對維吾爾人的殘酷鎮壓以及對愛好和平的藏族人民的奴役——這些都只是中國政權侵犯人權長長清單中的一小部分。

然而,當我了解到中國資助美國校園內反以色列和反猶太宣傳的信息時,這種困境變得更加尖銳。最近的研究,例如由網絡傳染病研究所(Network Contagion Research Institute)發布的報告,指出與中國共產黨有關聯的網絡正在資助和組織反以色列抗議活動,這些活動擾亂了美國大學校園的秩序。像「為巴勒斯坦關閉」(Shut It Down for Palestine,SID4P)這樣的激進團體,在10月7日事件後出現,已被確認為該網絡的一部分,他們利用反以色列宣傳作為工具,推動更廣泛的議程,旨在破壞西方社會的社會和政治穩定。

有人聲稱,中國並非出於直接的反猶太動機,而是出於戰略利益,旨在在西方社會內部煽動分裂和衝突,從而從內部瓦解它們。在這種情況下,猶太和以色列社區成為更廣泛全球鬥爭中的棋子。對我而言,作為一名以色列人,這種理解使道德困境變得更加複雜。我能否間接為損害我民族和國家利益的體系做出貢獻?

這次宣傳活動的邀約很誘人,經濟收益的念頭也很有吸引力。但最終,良心佔了上風。購買中國產品是一回事——積極與一個與這種政權有聯繫的實體合作則是完全不同的事情。放棄這次宣傳活動的決定並不容易,但它反映了一個基本原則:有些紅線不應逾越,即使付出經濟代價。在一個經濟、政治和道德界限日益模糊的世界裡,堅持我們的原則並選擇歷史的正確一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相關文章

軍官警告:哈馬斯遠程控制以色列國防軍的中國無人機
中國的謹慎沉默:以色列-伊朗衝突中的策略抉擇
·1424 字·3 分鐘
台灣在《耶路撒冷郵報》專欄文章中駁斥中國主權主張
台灣推出新的打工度假計畫,向以色列青年敞開大門
·614 字·2 分鐘